天慈国际药业

天慈国际药业:开启新药“科创梦工厂”的共享之旅

时间:2020.05.15 字号

2019年年初,由天慈国际历经数年打造的共享制药平台——天慈“科创梦工厂”正式落户张江科学城。前不久,在天慈“科创梦工厂”一期园区内,复星凯特首个CAR-T产业化生产基地正式启用。


天慈“科创梦工厂”与传统药厂到底有什么不同?如何解决创新药物产业化最后一公里的产业瓶颈?带着这些问题,医麦客《峰客访谈》记者来到天慈国际药业,采访了天慈国际药业副总经理池王胄先生和业务拓展部总经理/董事长助理廖文先生。   


池王胄 天慈国际药业副总经理 



Q1.天慈“科创梦工厂”为什么选址在张江科学城南区创新药产业基地,对张江生物医药布局有什么深远意义?




 池王胄:天慈“科创梦工厂”是国内首个共享制药平台,去年年初正式落户张江科学城。张江科学城北区被称为中国药谷,中国有1/3的新药在张江研发,但短板在于只有创新没有产业化,所以大量的成果流失在外。

我们这个项目之所以选择在张江的南区,是因为张江科技城南区的布局规划就是生物药生产。我们工厂就是一个开放性的共享型工厂,我们将建好的生产线共享给整个社会去使用,创新药团队和企业不仅可以共享到我们的生产线,还可以节约他们的产业化周期。这个项目是张江科学城南区的第一个生物医药项目,也是全张江最大的一个药厂,那么对于张江的未来发展的意义是非常大的,因为通过天慈项目可以真正实现从张江研发转化为张江制造。
 
Q2.企业在天慈“科创梦工厂”共享平台上可以共享哪些资源?




池王胄:其实我们是在2013年开始策划这个项目,2019年项目建成投入使用。从项目中我们发现:虽然大家都非常愿意去搞创新,但是到产业化都会遇到严重的瓶颈,而且大家遇到的问题都是一致的:因为上海土地资源高度紧张,无法在上海买到土地、建成工厂、投入生产。还有跟生产有关的,包括环保、安全、消防等各项审批都难度非常高,所以大家没有信心把创新药的产业化落在上海。 

天慈发现了这些问题,然后我们花了5年时间,我们把这一关给闯了,把所有的厂房建成。我们把这些路全部走完以后,能为所有的企业都节省了3-5年的建厂时间,我们将这些资源共享给全社会去使用,帮助大家提升效益。现在我们的工厂占地211亩,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共有20栋标准厂房,最多可承载80条GMP生产线,可以说是整个上海最大的制药工厂。

Q3.天慈“科创梦工厂”目前处于什么进展?最近引进的复星凯特、奥浦迈这类生物制药企业入驻,对天慈的整体业务价值有什么促进?




池王胄:天慈“科创梦工厂”主要聚焦在生物医药行业,我们主要引进创新药项目,尤其是已经进入二期临床的创新药。上个月,复兴凯特隆重举办了首个CAR-T产业化生产基地落成启用仪式,这也预示着天慈“科创梦工厂”已经正式投入使用,后续奥浦迈是我们的第二个项目,预期在春节以后就会入驻。

通过复星凯特的成功入驻,我们打通了上海市政府所有的审批的程序浦迈是我们第二个项目它是行业里面领先的国产培养基加上生物药代工CDMO企业,它的入驻可以带活整个张江生物医药的整体的产业化发展。

剩下的项目我们主要优先服务于张江本土的研发项目,因为我们的工厂一共只有20栋厂房,我们能承接创新药服务的项目不会特别多。目前通过张江政府和浦东新区政府推进,已经有十几个项目已经跟我们在做商务谈判的合作。
 
Q4.“解决创新药物研发最后一公里”是难度很大的产业挑战,天慈如何做到?




池王胄:全世界目前只有二三十家企业具备跨国药品商业化能力,我们中国企业以前都是以仿制药为主,真正做创新药的企业凤毛麟角,所以解决产业化最后一公里问题确实是非常大的挑战。

为此,天慈采用 “A+W”创新产业模式致力于解决产业化最后一公里的瓶颈。其中“A”是指天慈国际通过14年自主创新所积累的42个高端仿制药和4个一类新药进行产业化;“W”代表“We Pharma”,这是我们的使命,就是大家一起来造药,让普通百姓吃得起高效低价的放心药

我们希望把天慈集团14年发展历程中所积累下来的所有的资源,包括研发、生产、药品注册方面的资源,还有上海市政府、浦东新区政府、张江政府对生物医药支持政策全部整合在我们平台上,让科学家不出园区,就能享受到天慈高品质的产业化的服务。这样能大大节约成果转化的周期和半径,帮助企业解决技术、产业化、商业化等难题,最大限度提高新药开发效率。

廖文 天慈国际药业业务拓展部总经理/董事长助理



Q5.能否介绍一下天慈在研的新药项目?



廖文:天慈国际拥有十余年新药研发经验,长期从事生物药、化学药和天然药物的开发,并承担多款创新药的开发任务。我们现在以创新药为主导,涵盖生物类、化学类、天然药物类、仿制药,通过一致性评价研究使国产仿制药达到原研药同等水平。


我们现在大概有四个一类创新药在研,其中走得比较前沿的是HTUPA——人组织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它主要针对急性心肌梗死、脑中风、肺拴塞三个适应症。现在临床上用的比较多的主要是阿替普酶,它的整个的治疗流程相对比较复杂,需要两个小时的精准滴注。我们这个药物能够大大简化治疗流程,单次用药一支两分钟静脉推注可完成救治;疗效强,起效迅速,22分钟可将血栓全部溶解;治疗费用低,相对于阿替普酶治疗费用可节省几千元,而且不良反应也低。 


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HTUPA的二期临床,正在申报三期临床,药物也很快能够上市。针对HTUPA的临床项目团队已经在组建,我们希望这个药物在做临床的时候,商业化团队就已经介入,为我们药物更快的上市进入临床应用,能够尽快用到做准备。



Q6.新药的研发投入大,失败率很高,天慈为什么要选择布局这类药 




池王胄:大家都知道创新药研发具有高风险、高投入、高回报的特点,我们俗称“三高”。过去上海曾经引领了中国将近半个世纪的生物医药的辉煌。但是这几年随着国家政策的影响和其他城市的发展,上海的成本优势、包括制造能力都在显著下滑。

从国家的政策来看,无论是国家带量采购,还是未来的按病种支付,上海现在仿制药的格局,是同品同归、同标同价。所以在不具备成本优势的情况下,仿制药对上海来说肯定是没有办法继续发展了。因此,创新药才是上海生物医药行业发展真正的机会,而且上海的创新药研发目前在全国是做得最好的,有非常好的基础,就是产业化短板待补充。此外,创新药不同于仿制药,不存在重复竞争,每家都有自己的专利,国家法律保护专利药一般有15-20年的独占期。

因此,虽然新药研发失败率高、投入大,但是真正值得去做的。现在上海医药工业产业规模是1000亿,李强书记要求上海医药工业产业要做到4000亿的规模,仅仅靠仿制药是不可能拉动400%的增长点,真正增长点就在于创新药。

上海张江经过了27年时间的发展,积累了400多项创新药研发,已经有五六十项创新药进入临床,应该说创新药的春天现在已经到来了。所以我们天慈也是就势而为,等到了这个机会,为创新药的研发者、为整个创新的产业做好服务。

Q7.小分子药、天然产物药、大分子药、细胞药,天慈在这些领域的布局有哪些侧重点?有哪些已经参与的方式?




池王胄:天慈是做创新药的,但是部分创销的领域有小分子、天然药物、大分子,包括现在细胞药物都有参与,比如说我们第一个入住的企业复兴凯特,他们的CAR-T治疗项目就属于活体细胞项目。对天慈来说,我们参与方式有以下几种:
第一,我们跟科学家进行股权合作,现在我们已经有一类创新药已经进行了股权合作,进入三期临床。
第二,我们帮创新药研发者做代工CDMO,类似于绿谷制药的GV971项目。
第三,我们出租厂房,像复兴凯特的这样的合作模式。
 
Q8.中国的创新药大多都处在早期,都是小型的Biotech企业,天慈对这类企业有哪些扶持政策?




池王胄:中国真正在做创新的企业基本都是小公司,国家队、大型民营企业、上市公司,基本上都是在做传统的产业布局,真正在拉动创新药的发展都是一些小型企业。但这些小型的Biotech企业的共同点就是不会做商业化,他们整个理念都是科学家思维。所以我们对他们最大的帮助是:我们建立一套完整的服务体系,去帮助他们有条不紊的把将新产品推进商业化的程序。

同时,这些企业也同样存在资金短缺的问题,需要通过几轮的融资才能获得到他做临床和生产的资金。天慈可以给这些企业最大的一个优惠,就是通过免除一部分租金或者是全部租金,让他们很方便的拿到生产资源。而天慈所提供给他们的,无论厂房空间、还是配电、消防、环保、动力等一系列的费用,可以转化成可量化的股权。这是天慈对这些真正需要落地投产的新药企业最大的帮助,过去投资者帮不了他,政府也帮不了他,那么天慈走出这样重要的一步,对创新者来说是雪中送炭的作用。

此外,我们可以将政府已有的资源全部集中到我们平台上来,让创新者更好的或者更快速的享受到这些政策。比如我们和浦东新区、张江园区量身定做了一些关于推动新药产业化的政策,企业租用天慈共享型生产空间,或者使用我们的代工资源可以获得专项补贴,对创新药企来说也是重大的利好。


我们的初衷就是以股权形式参与到创新药的研发以及产业化最后一公里的全过程,所以这种模式是非常欢迎的。如果科学家团队他们不愿意释放股权,那么我们也可以通过第二种模式,就是参与它的商业化。比如说绿谷制药研发的甘露寡糖二酸胶囊(GV971)新药项目,我们就为他做代工帮助它生产,然后帮他进行部分省份的销售。有些没有销售能力的企业,我们会帮他做全国的总代理,甚至把他的产品销售做出国门,做到欧洲市场、美国市场、日本市场。


 
Q9.对于2020年,很多人说这是一个资本寒冬的开始,在此大环境中评价一下重资产模式的风险和机会?




池王胄:我记得从2018年年初开始到现在,基本整个国际市场、中国市场都对资本市场是看衰的。但是不管别的行业怎么样,生物医药行业的投资热度超过了平均所有行业投资热度的三倍,所以生物医药就是一个被大家看好的朝阳产业,依然是投资者所钟爱的领域。

另一方面,资本进入寒冬最需要的是保本、避险。生物医药行业本身就具有避险属性,又具有逆周期性高速平稳发展的稳定性。所以,对于生物医药行业我们有信心2020年依然是整个中国投资行业中最重要的一个投资热点。虽然重资产模式是投资者所不喜欢的,但是重资产模式能带来的后续产业价值是投资者喜欢的,因此我们天慈是通过自有资金和一部分银行的贷款的带动来建成这么一个共享型的工厂。


廖文:同时,重资产其实也意味着一个资源整合的能力,大部分公司因为涉及到资金方面的原因选择轻资产,我们选择重资产也体现了我们更希望深耕生物创新药领域的决心。我们希望搭建的是一个平台,希望围绕产业化最后一公里搭建一个生态型平台,为入驻这些企业提供赋能服务。所以我们更多的是以重资产来入手,同时轻重结合来推进整个项目前进,推动更多的好产品更快上市,围绕创新药生产落地及药品商业化,服务各个入驻企业。



我们前期共享造药平台已经搭建好,后期我们要做的是围绕创新药产业落地最后一公里建立更好的服务体系。同时我们会成立天慈大健康产业基金,为入驻平台的创新药企业提供资金助力,帮助这些真正有需要的创新企业。相信2020年在各级政府的关心和帮助下,天慈能在生物医药行业交出一份非常好的答卷。